未來能源市場:地球增溫現(xiàn)象與石化燃料開采的博弈
全球涂料網(wǎng)訊:
如果想抑制全球變暖,那么加拿大、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美國不能繼續(xù)過多地開采其領土內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是一項新分析得出的結論,該研究旨在確定要保持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增幅不超過2攝氏度,人們應當采取什么措施。
“如果我們希望以成本效益最好的管理方式達到2攝氏度的限制,目前超過80%的煤炭、一半的天然氣和1/3的石油需要被歸為不能燃燒。”該研究第一作者、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可持續(xù)資源研究所(ISR)Christophe McGlade說。相關研究報告1月8日發(fā)表于《自然》雜志。即便捕獲和處理二氧化碳的技術將在下個十年變得普遍,這些全球限制標準仍須采用。“(碳捕獲和儲存)的迅速發(fā)展也僅允許人們排放的碳多一丁點。”
根據(jù)該研究,中國、俄羅斯和美國地下埋藏著巨大礦床,中東地區(qū)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不過,天然氣在世界其他地區(qū),例如美國,可能在減少二氧化碳污染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前提是它用于取代更臟的煤炭,而非阻止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的發(fā)展。
該研究項目始于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估算結果:為了至少有40%的幾率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大約有9000億~12000億噸的二氧化碳能被釋放到大氣中。通過使用這一數(shù)字,McGlade和ISR經(jīng)濟學家Paul Ekins開發(fā)了計算機模型,模擬了“哪些化石燃料應不再使用,并且它們位于哪里”。
與其他之前研究該課題的科學家一樣,該研究小組迅速發(fā)現(xiàn),2/3已知和預計的化石燃料儲藏不應開采使用。如果世界燃燒了這些已知存在并具備商業(yè)開采價值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約3000億噸二氧化碳將被排放到大氣中。這一數(shù)字相當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估的二氧化碳水平的近3倍。
不過,該新研究之后還利用英國地質調查局、美國地質調查局和其他數(shù)據(jù)資源,額外探索了哪些國家和地區(qū)掌握著這些不應燃燒的資源和儲量。結果顯示,要達到2攝氏度的目標,整個中東地區(qū)的2600億桶石油不應被開采使用,這幾乎相當于沙特阿拉伯目前的預估儲量。而且,McGlade補充道,被發(fā)現(xiàn)于北極地區(qū)的任何石油或天然氣都不能被開采。
(美國一全球變暖預警宣傳海報,圖為華盛頓特區(qū)因全球變暖而遭受的滅頂之災。)
另外,研究人員指出,加拿大占據(jù)了世界上不可燃燒石油的最大單一份額,原因是這些儲備大部分以瀝青砂的形式存在,這是一種瀝青和砂的混合物,需要燃燒天然氣將其轉化成可用的石油產(chǎn)品。“該國500億桶基礎儲量的85%需要留在地下。”McGlade說。
但將任何化石燃料標注為不可使用將帶來全球政策和經(jīng)濟的“地震”。Ekins 指出:“2013年,石油公司花費6700億美元探索石油和天然氣新儲量。人們可能會問,地下埋藏的化石燃料已經(jīng)超出我們能用的范圍,它們?yōu)槭裁催要這么做?” 目前,全世界正以接近5攝氏度的步幅變暖,全球涂料網(wǎng)了解到這一程度相當于額外燃燒約3000億噸煤炭和2200億桶石油,其中包含在迅速融化的北極地區(qū)可能發(fā)現(xiàn)的儲量。要避免燃燒所有的化石燃料,ISR計算機模型建議,應建造更多的核電站、使用屋頂太陽能電池、燃燒生物燃料,以及捕捉和儲藏人為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以幫助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這些濃度已經(jīng)達到400ppm(百萬分之一),至少為80萬年來的最高水平。“轉向更高效的交通工具是該模型提示應該做的。”McGlade補充道。
盡管這些分析只來源于計算機模型,但它強調了化石燃料擁有者,無論國家還是企業(yè),與氣候變化作斗爭所產(chǎn)生的影響。為了助力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為照明、制冷、計算和其他現(xiàn)代服務和便利設施提供能源,目前世界化石燃料使用率仍在增長。而這個消耗浪潮似乎是提高仍深陷能源匱乏泥沼中的數(shù)十億人口生活質量不可避免的成本,但越來越多與阻止氣候變化努力相悖的行為也將傷害最多的最貧困的人。
因此,千萬億美元的問題凸顯出來了:哪些國家和公司將放棄使用化石燃料,以便其他人能享用它們的份額?“歐洲、美國和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都表示支持2攝氏度的目標,這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Ekins說。
暴風雪、洪水、高溫、霧霾、干旱……去年全球各地此起彼伏的各種極端天氣以及2014年可能成為1880年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年份的研究報告,都在警示人們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全球氣候變化領域,一個重要概念是到本世紀末把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比1750年工業(yè)革命之前的氣溫水平高2攝氏度以內,否則生態(tài)災難可能一觸即發(fā)。2014年12月14日,《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會議在秘魯利馬落幕。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強調,目前仍有機會實現(xiàn)“升溫2攝氏度以下”,所有國家必須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社會各個層面都應積極介入。 (來源:全球涂料網(wǎng))(更多資訊請登錄:全球涂料網(wǎng) http://www.srglobaltrade.com/)
熱點資訊
|
|
資訊排行
- 揚瑞新材擴建年產(chǎn)3.2萬噸功能涂料項目
- 耐思特終止荷蘭化學回收項目
- 年產(chǎn)2000噸二氟草酸硼酸鋰擴建項目公示
- 總投資約1.5億元,保立佳建設水性丙烯酸乳液生產(chǎn)基
- 年產(chǎn)60萬噸磷復肥項目投產(chǎn)
- 山東省公布2025年省級化工類重點項目調整名單
- 9月1日起,泰國禁止以汞為催化劑的聚氨酯生產(chǎn)實施
- 5萬噸/年光學級MS樹脂項目開車成功
- 7月份化學原料和制品制造業(yè)出廠價格環(huán)比下降0.7%
- 福建一企業(yè)車間突生火災!化學溶劑是導火線!
- 臨安租房煥新記:三棵樹馬上住圓了山水宜居夢
- 20萬噸環(huán)保標線涂料項目公示
- 立邦全球首條汽車打印噴涂技術斬獲2025年SURC
- 由內而外筑“綠”房:三棵樹定義健康低碳人居
- 10萬噸/年特種環(huán)氧樹脂項目開工